铺就沅澧大地腾飞之路——新中国60年常德交通发展巡礼
60年的风雨,60年的追求,60年的开拓,60年的辉煌。
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,常德交通人以前无古人的胆识气魄和拼搏精神,辟山开路,逢水架桥,令这块形如蕉叶的沅澧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,使常德成为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。长益、常张、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澧常、常岳和常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;国省道的改建升级,县乡道的黑色化、砼正在实施,公路通达深度日增,密度加大,通行能力增强;常德汽车总站、常鲢千吨级航道、盐关铁水联运港建设规模堪称一流;运输市场开放,一派繁荣兴旺;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。60年来,常德交通在改革中发展,在开放中攀登,在竞争中崛起,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腾飞插上了的翅膀。
跨越之路:打造四通八达交通网
建国前夕,常德仅有4条公路,通车里程347公里,且年久失修,损毁严重,晴通雨阻,车辆难以正常行驶。建国后,经过上世纪50年代、60年代、70年代三次修路高潮,80年代的改造、加宽,90年代的三次公路建设大会战以及21世纪实施的干线公路、县通乡镇公路和通畅工程的改造,常德公路旧貌换新颜。以前偏僻闭塞的山乡,今日“高路入云端”;过去急流阻道的江河,现已“天堑变通途”。目前,常德已初步形成了同时拥有高速公路、铁路、机场、水路、管道的立体交通网络。
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。高速公路是速度和效率的代表,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1999年12月,常益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,改写了常德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,真正使常德人体会到“才饮沅江水,又食湘江鱼,踏尽常德坎坷路,极目楚天舒”的自豪感。随着常张、常吉、澧常、常岳和常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和动工,常德市境内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202.2公里,在建的255.5公里,高速公路的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将达到2.54公里。
等级公路比重大幅增加。建国后,常德公路建设经历了恢复、普及、提高的艰苦创业历程,到1978年底以干线为骨架,以县乡为脉络的公路网基本形成。20世纪80年代后期,公路建设的重点由普及为主转向提高为主,全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等级公路改造。至2008年,全市等级路面里程9273.4公里,比1980年增加8670公里;等级公路比重由1980年的9.7%提高到54%。实现了常德城区到各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,基本形成了“1小时经济圈”。
公路通达率稳步提高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国家在政策上扶持交通发展。先后实施商品粮棉基地、扶贫公路建设、县通乡镇公路建设、通畅和通达工程建设。至2008年,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44.6公里,比1980年增加10926.5公里;公路密度从1980年的26.4公里/百平方公里提高到95公里/百平方公里;全市99%的乡镇通水泥路,99.8%行政村公路通公路,70%的行政村通水泥路。
桥梁建设超常规发展。1951年,常德只有公路桥梁115座,总长1783.56延米,其中永久性桥梁只有3座,而且破烂简陋。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危桥改造和80年代后开始建设永久性桥梁,1087座大小桥梁在沅澧大地凌空而起,犹如道道彩虹。以汉寿沅水大桥、常德沅水大桥、常德沅水公铁两用桥、桃源沅水大桥、张公庙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深水基础、大跨径、施工难度大、科技含量高的特大桥、大桥相继建成投入使用,标志常德公路桥梁建设已迈上一新台阶。
港站枢纽建设逐步配套。改革开放以来,常德以石长铁路、国道319、国道207、常长高速公路为主轴线,以各城镇为依托,狠抓了港口、场站配套建设,建成了常德南坪客运中心站、常德桥南汽车总站、桃源黄花井车站、常德柳叶湖汽车站、常德物流中心等一批二级以上客货站场以及盐关千吨级码头。这些工程的建设,不仅解决了人流、物流的集散中转、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,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品味,均已成为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文明创建的亮丽窗口。
便捷之路:让百姓出行更舒畅
1949年,常德只有破旧汽车12辆,运输船舶陈旧落后,装卸全靠肩挑背负,港口处于自然状态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每个县只有一个简易车站,“班车”不定期发送,成为各地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。一直到改革开放,常德出现了国营、集体、个体共办交通的局面,公路、水路运输得到迅猛发展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湖区到山区,水陆交通网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,给广大百姓生活带来便捷顺畅的出行条件。不仅是高速,目前常德已经拥有地面、空中、水路四通八达的“货畅其流、人便其行”的综合运输网,无论想去哪里,这一交通网都能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。面对铁路、民航争夺客源的激烈竞争,公路运输企业纷纷向旅客推出优质服务,“湘高速”、“陆地航班”等高档客运应运而生,常德到各县市区开通了快巴,运输时间平均缩短为1个小时。便捷的交通,充裕的物流,方便了出行,富裕了生活。
道路运输业蓬勃发展。目前,全市从事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业户22502户,从业人员近5万人;全市营运客货车辆从不足千台发展到2万余台;1988年,全市仅有发往区、县(市)及周边城市的班车,如今,常德已开通892条客运班线,辐射全国22个省、市,形成了干支相连、通达城乡的客运网络,客运班车也从老旧单一的“三湘”车发展为大、中、小相结合,高、中、普互补充的多层次运力结构体系;20年间,公路客运一票难求的现象已成历史,全市客运量从1988年的37万人次发展到2008年的14680万人次,货物运输从求人运货发展为集装箱运输、快运、零担运输、货物配载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良好格局,让百姓乘车运货既快捷又方便。
水路运输日渐振兴。改革开放前,由于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,常德传统的水运主通道开始萎缩。随着常德至鲢鱼口航线主线千吨级航道和盐关千吨级码头的建成,我市航运事业突飞猛进,水运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截至2008年底,本市通航里程沅、澧两水加半个洞庭湖水域1756公里、渡口530处、大型水库16座、桥梁及船闸10座,客货船舶1356艘、总吨位18.7万吨、10782个客位,424标箱,水运企业和水运服务业企业各14家,港口经营人97户。特别是船检部门依靠良好的职业道德,诚信的工作态度,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优惠的入户条件,围绕常德水运发展做文章,通过走出去,请进来,引进了三家海运公司来常德安营扎寨,改写了常德无海船的历史。截止2008年,我市新增海船22艘,其中2000总吨以上的船舶4艘,为我市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。在政府和交通部门的积极扶持和引导下,个体与联户如雨后春笋,集装箱船、油船、化学品专用船等运输船舶日趋先进,常德水运通江达海,走向世界。
和谐之路: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
60年来,常德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,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全市交通行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,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,在交通跨越式发展中,扎扎实实地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,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,行业凝聚力、战斗力进一步增强,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、行业形象显著提升。截至2008年底,全市交通系统有1人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,3人被评为“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”,2个基层单位被评为“全国交通系统文明单位”,14个单位荣获省级或市级文明单位,市直交通部门文明单位覆盖率达到了100%。
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。常德交通始终把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、促进队伍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,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、学习型单位、学习型行业活动,全行业以思想道德修养、科学文化水平、民主法制观念、业务工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高。
行业文明和谐程度稳步提升。常德交通始终把行业文明创建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,在全行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切合交通行业特点的文明路、文明车(船)、文明示范窗口、文明单位(行业)等创建活动。制订和实施了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、“十一五”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,把行业文明创建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,逐步建立起分级管理、分类指导、条块结合、权责分明的目标责任体系,形成了健全的组织领导体制,有力的工作保证机制,规范的服务标准机制,完善的管理考核和监督机制,使行业文明建设工作纳入了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、经常化的轨道,较好地形成了上下联动、整体推进、齐抓共创的良好局面。
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。注重提高行业服务水平,普遍推行了首问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,设立了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,将60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统一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办理,又通过交通网站、新闻媒体、上门上街等形式进行公开办理,开展了“温馨服务”、“微笑服务”和“一站式服务”。积极创新交通服务手段,行政许可网上审批、客运线路审批听证会等得到广泛应用,人民群众享受的交通服务更便捷、更通畅、更高效、更安全,塑造了一个便民、利民、公开、透明的阳光交通形象。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抓党风、带政风、促行风,切实转变职能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,简化审批程序,缩短审批时限,压缩会议和文件,全面推行政务公开、执法公示,优化服务环境,畅通服务渠道,广泛接受社会监督,有力地推进了行风建设。
“国运兴,交通兴”,60年奋进,60年巨变。常德交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正确领导下,抢抓机遇,深化改革,乘势而上,再展宏图,为服务“3+5”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铺就坚实的腾飞之路……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